捕鯨委員會談判僵化 鯨魚命運懸而未決


 


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:2009/06/29 18:23 張桂芳編譯;蔡麗伶審校

 



國際捕鯨委員會(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, IWC)于本月26日公佈的一份文件顯示,日本獵殺的鯨魚比任何其他國家都來得多。儘管日本簽署了在1986年開始實施的「國際商業捕鯨禁令,」至今,日本在該公約中一項豁免科學研究用途捕鯨的條例下,已經捕殺了約12,000頭鯨魚。


 


為期一周的年會上,捕委會發表的文件中揭露了「捕委會成員國在2008和2008/2009年間的捕撈量。」1,936頭被捕獲的鯨魚總數裏,其中1,004頭為日本所捕殺。


 


國際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International的霍爾頓(Sara Holden),出席這次在馬德拉(Madeira)舉辦的國際捕委會年會時表示:「日本假借"科學"捕鯨計劃的名義,繼續以其他國家如挪威和冰島所無法比擬的規模大肆捕鯨。這些國家在1982年捕委會會議上都拒簽暫停商業捕鯨協議。」


 


另一份由日本政府提供,于本月23日的會議中公開有關其2008-09年在南極的捕鯨報告結果顯示,遭獵殺的懷孕與哺乳中的鯨魚比例偏高。


 


據報,在南大洋遭捕殺的679頭鯨魚中,一部分還是在澳洲的鯨魚保護區内遭害,304頭是母鯨,其中,192頭和4頭正處於懷孕與哺乳期。


 


頑固的捕鯨國國際捕鯨委員會的85個成員國,繼過去一年來的閉門協商,未能達成讓日本、冰島、挪威等捕鯨國,同意遵守捕委會的科學程序和商業捕鯨禁令的規定之下,于本月22日拉開第61屆年度會議的序幕。


 


國際捕鯨委員會的「未來行動小組」,周旋於捕鯨與護鯨國之間,試圖解決分歧,但卻無功而返。甚至連在處理問題的作法上都無法達成任何共識。


 


日本使團代表中前(Akira Nakamae)表示:「如同其他生物資源,若建立在最精確的科學佐證,和利用最佳工具的基礎上,兩者併用,的確可以達到可持續性捕鯨的目的。日本對此做法已表認同,包括在捕鯨船隻上安排國際觀察員、部署衛星導航的即時船隻監測系統、DNA指紋辨識的市場監管機制等等。」


 


但是,日本的立場卻未能贏得大多數人的支持。捕委會的成員只同意向後推遲一年,決定是否允許日本在其沿海水域捕鯨,以換取日本減少或停止在南冰洋的「研究捕鯨」行爲。


 


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(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)全球鯨魚計劃執行長拉馬治(Patrick Ramage)以保育者的觀點表示,「這樣的交易將違反禁令和現行的科學程序、使日本頂著"科學"名義捕鯨的行爲合法化、枉顧捕委會科學委員會幾十年來努力的心血。此刻該擺脫的是商業捕鯨,而不是捕鯨禁令。」


 


賞鯨--朝陽工業根據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本月24日公佈的一份報告記錄,全球賞鯨業過去十年來呈現增長的態勢。


 


由澳洲墨爾本經濟學人及夥伴,分別以國為單位所做的經濟分析顯示,去年在全世界119個國家中,有1,300多萬人參與了賞鯨的活動。在2008年創造高達15億元的門票和旅遊花費。


 


人道協會為呼籲設立全球鯨魚保護區所提出的請願書,正送往捕委會成員國的領導人手中。目的為推動保護和賞鯨的行爲,一種比捕鯨來得更人道和科學的替代經濟活動。


 


澳洲成立保護小鯨魚基金澳洲環境部長加勒特(Garrett)承諾撥款50萬澳幣,協助拯救小型鯨類。這筆錢將全數供捕委會的小型鯨類動物基金運作之用。


 


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的報告指出,儘管大型鯨魚現在多少受到商業捕鯨禁令的保護,然而捕殺小型鯨類的行爲,卻在許多國家持續地上演。在很大程度上,不受國際社群的監管。


 


此外,基金會于25日警告說,生活在柬埔寨寮國之間,湄公河部分河段地區的海豚,由於污染而導致瀕臨滅絕。」


 


基金會的研究人員取自2004年至2006年間21個死亡海豚的分析中,發現高濃度殺蟲劑毒性的含量,如DDT和環境污染物如多氯聯苯以及汞。


 


海洋守護協會2009年南大洋「研究」遠征計劃船長華生(Paul Watson)說,海洋守護協會帶著一艘新的,更快的船舶,以及其旗艦船艾爾文號(Steve Irwin),重新整頓後,將于12月返回南大洋,阻止日本捕鯨船隊獵殺鯨魚。


 


他說:「這是一項研究計劃,」説時臉上帶著一抹微笑。「我們決定要示範操作與日本、澳洲、紐西蘭團結一致的研究計劃。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研究非致命性捍衛鯨魚的手段。」


 


屆時還有動物星球頻道(Animal Planet)的攝影團隊,隨行攝製第三季「鯨魚之戰」 的一系列紀錄片。影片會在發現(Discovery)頻道播放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&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