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研究:海洋因污染變得吵雜 恐影響生物行為

 

 


 






 

法新社 更新日期:2009/12/20 09:20 蔡筱穎

 

(法新社巴黎20日電) 美國科學家在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,全球各大洋已因污染變得更為嘈雜,這可能對鯨魚、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,造成潛在的不良影響。



由自然現象產生的海洋低頻率噪音有雨水、海浪和海洋生物,由人類活動產生的則有聲納系統、航運和建設工程。



這篇刊登在「自然」(Nature)科學期刊的報告表示,海洋的噪音主要由海水黏稠性以及某種分解化學物質所吸收。



然而,鑒於海水酸度上升,這種吸收海洋噪音的化學物質的濃度已經減低,取而代之的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。



該研究報告的科學家表示,航運等人類活動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,且在過去40年,航運量就增加了約1倍。



  研究報告指出:「低頻率噪音程度過高,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各種行為和生理影響。」



  報告指出,這包括組織損傷、鯨魚等哺乳類動物的大規模擱淺;軍用的中頻聲納也可能讓海豚暫時喪失聽力。(譯者:中央社蔡筱穎)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&D 的頭像
    W&D

    ☆~漫遊海豚王國~☆

    W&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